首頁 > 禮儀知識
樹葬應該算近幾年很受名人青睞的安葬形式,舉凡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演員李麗鳳以及金鐘獎導演陳慧翎等都選用樹葬的形式向世界道別。為什麼這幾年環保葬愈來愈夯?環保葬真的有那麼環保嗎?
你知道有種職業叫臨終關懷師嗎?為什麼臨終需要被關懷呢?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面對死亡即將到來之時,必然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人看開、有人釋然、有人無所畏懼的談笑風生。當然也有人對死亡懷抱恐懼、因難過
一支火紅的生前契約廣告,描述一個父親長久以來對孩子的應援。而父親在臨終之時,更叮囑禮儀師如何比手語。原來父親所有的誇飾動作都只是為了完整表達給聽障孩子知道。短短幾分鐘的廣告在一個月內炸出600萬的觀看
豎靈,也可稱為安靈,簡單來說就是替亡者設置靈位。古人認為人死後肉體腐壞,但靈魂不死。所以需要讓靈魂有安身之所,過去會將亡者的舊衣物舉高來招魂,類似現在的招魂幡。還會立一個牌位,當作靈魂的居所。這樣的習
海洋覆蓋了地球超過七成的面積,因此近年來礙於土地面積不足的人們開始將身後事的腦筋動到了海洋之上。海葬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應運而生的喪葬形式,但海葬可不是近代人的主意。早在北歐海盜猖獗的時代(維京人的時期
訃聞是指用來報喪的信件,相較於一般信件來說,訃聞畢竟是講死亡這件充滿禁忌的大事,在規定及行文上有較多限制。雖然現今大多數的訃聞都可委由禮儀公司人員代筆,但對於有心想自行撰寫訃聞的家屬,本文將整理出幾項